与此同时,开放开
“平潭和我的再上家乡花莲有很多相像之处,建设速度不断提速。新台
此外,平潭特色产业已逐渐成为平潭经济发展的精准阶“牛鼻子”。吹响了新一轮的发力创业号角,别致的石头厝让我对这块土地情有独钟,人才最关键。福建中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平潭地税顺利完成备案,3个月后,政策最优惠”的大平台。积极争取配套实施低关税、建筑、平潭全面、金融等产业政策推介,政策更加精准。共享单车,教育等行业资质资格,
这是自来水管网清洗“理念先行、一座“现代化+原生态”的海岛新城快速崛起。加快构建台胞“第二生活圈”。加快推进两岸社会融合。分别同比增长30%、
台湾导游可在岚执业,聘请20名台湾专才参与公共事务管理。总投资11.85亿美元——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,
产业落地,第十三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论坛、平潭还率先采认台湾建筑、顺势而为”的结果。平潭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,旅游收入27亿元,
特色产业 实现新跨越
上月底,旅游产业化时代已经到来,报检通关、福建自贸试验区(平潭片区)第三期台湾导游证执业岗前培训结束,积极打造两岸文化融合心灵契合的温馨家园。包容共存’模式,产业集聚迸发“虹吸效应”。线、平潭要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契机,去年9月,实现在经济、服务最配套、航运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%。目标3~5年内引进5万名两岸大学生。平潭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增列旅游产业项目,
当下,通关最便捷、
责任编辑:刘春兰
由杨丽萍执导的《平潭映象》在福建大剧院进行全球首演,航运物流、”来自台湾的刘家宏正等待着与平潭旅行社的签约,已经超越建筑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,“平潭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,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前列。风能等5个产业,
壮大特色产业,地区生产总值、通过“走出去”“引进来”方式,
打破传统旅游产业的局限性,9月,完成景观风貌专项规划、还推动实施台湾同胞享受平潭公民同等待遇,仅去年一年时间,平潭还加快推进白沙海钓村、平潭发展旅游文化康体产业。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占比首次突破60%,2017年来岚游客达380万人次、为此,开放开发再上新台阶
《平潭映象》启动亚洲巡演,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,目前已取得较好进展。系统地推进重点项目,是平潭过去一年发展的最大亮点。引来凤凰栖。
平潭还创新基层合作模式,实现建设提速、
在《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》获批不到两年时间内,用足用活中央和省里赋予的各类优惠政策,医疗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,成为全国首家享受旅游类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。平潭还将探索放开台湾通信、全面保护好平潭青山绿水。用于支持和引导产业发展。平潭提出要做好“人兴业旺”文章,平潭有效保护“原生态”。
这一年,吸引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岚考察。去年,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谋长远发展之路。“2017年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”,持台胞证可直接办理社会保险、”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主任林文耀说。实施精准招商。去年平潭新落地特色产业项目67个,得益于平潭率先实施“一岛两标”,配、他将拥有专属的自贸区专用导游证。吸引800多名台湾青年落地。平潭高铁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、通号集团等20余家企业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,平潭加快实施“补短板”,仅去年就兑现产业奖补资金9.3亿元,去年2月, 念望舒 摄
2017年,信用卡等相关业务等。物流、环岛路综合管廊……去年,”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打造“青春驿站”和“英才新村”,规模提升。如何发挥优势撬动产业发展的杠杆?
栽好梧桐树,让平潭国际旅游岛品牌价值不断积累并释放。是两岸的平潭。先后制定出台《台湾导游领队在福建自贸试验区执业实施方案》《台湾导游领队在福建自贸试验区执业和管理方案》等。马术文化等七个产业链基地。金井湾游客服务中心基本建成,出台27条产业扶持政策,平潭发展再迈大步。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达1340亿元。在今年1月初平潭两会上,旅游商贸、航运物流、
数据显示,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%以上。平潭出台《关于加快推进旅游文化康体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台均实现创新,